人體暴露于射頻電磁場的安全等級標準(3 kHz~300 GHz)
有兩種與射頻輻射有關的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(xié)會(IEEE)標準。
IEEE C95.1-2005是人體暴露標準。完整名稱是關于人體暴露于射頻電磁場的安全等級標準,3 kHz至300 GHz。
IEEE C95.3-1999是測量實踐標準。
IEEE標準都具有雙重名稱,如美國國家標準協(xié)會(ANSI)標準,即ANSI C95.1-2005。曝光標準對全身和時間平均的電場和磁場有限制。它對感應電流和接觸電流的附件和暴露限制有放寬限制。
歷史
第一個涵蓋射頻輻射的ANSI標準于1966年發(fā)布。長度為4頁,建議將曝光限制在不高于10 mW /cm2的場強下。暴露限值表示為射頻保護指南(RFPG)。根據(jù)ANSI規(guī)則,委員會必須每五年召開一次會議,重新評估標準,并根據(jù)最新的可用信息重新確認或更改標準。原始標準在20世紀70年代更新了一次,但沒有實質性的改變。第一個重大變化出現(xiàn)在1982年的版本中。 ANSI C95.1-1982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基于特定吸收率(SAR)的人體暴露標準。當今世界的所有主要標準都是相似的,并且具有與頻率相關的特征曝光限制。有一些重要的區(qū)別,但電場和磁場的暴露限制都是基于相同的身體加熱和電刺激(沖擊和燒傷)的概念。
在這次重大更新五年后,現(xiàn)在規(guī)模更大的集團再次開始審查標準。在一種不同的氛圍和對責任問題的關注中,該標準的贊助從ANSI轉為IEEE。 IEEE是一個規(guī)模更大,更強大的組織,具有國際范圍。因此,標準的下一次更新(包括幾個主要變化)是IEEE C95.1-1991。一年后,它被ANSI批準。最新版本僅代表該標志性標準的適度變化和澄清。
暴露限制
IEEE標準具有全身和時間平均的電場和磁場的暴露限制。限制以最大允許暴露(MPE)表示。磁場(H)的MPE限制在100 MHz以下放寬,因為較低頻率的曝光限制是基于電刺激而不是體熱,并且感應電流和接觸電流都與電場強度有關。感應電流和接觸電流也有限制。
電場限制
IEEE對這兩種環(huán)境的MPE限制如下表所示。限制在整個身體的空間平均。時間平均超過6分鐘。不受控制的環(huán)境的平均時間為30分鐘。由于擔心眼睛受損,平均時間在3 GHz以上的頻率下降。
Frequency (MHz) | Power Density (W/m2) |
---|---|
0.1–1.0 | 9,000 |
1.0–30 | 9,000/f2 |
30–300 | 10 |
300–3,000 | f/30 |
3,000–300,000 | 100 |
?
Frequency (MHz) | Power Density (W/m2) |
---|---|
0.1–1.34 | 1,000 |
1.34–30 | 1,800/f2 |
30–400 | 2.0 |
400–2,000 | f/200 |
2,000–100,000 | 10 |
100,000–300,000 | Increases from 10 to 100 |